韩国赚了巨多钱策略红,美国却损失惨重!
2025年7月,美国白宫内阁会议上,特朗普的抱怨声音清晰传遍整个会议室。他指着墙上的驻韩美军基地地图,毫不掩饰地表示,韩国交纳的“保护费”太少,语气充满了不满与愤怒。
不到两个月后,特朗普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。在一次白宫的采访中,他露出得意的笑容,宣布:“通过关税和贸易手段,美国这回能拿到9500亿美元,以前可是连一分钱都没拿到。”他的这番话像一颗巨石落在韩国政坛,引发了轩然大波。
李在明,韩国总统候选人,迅速在总统办公室接受路透社的采访。他的语气充满了焦虑:“如果没有货币互换协议,要按照美国要求支付3500亿美元现金投资,韩国可能会再次面临1997年那场经济危机。”
从特朗普高调要求支付款项,到韩国紧急发出预警,这场牵涉经济和军事的博弈让韩美同盟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张。
展开剩余81%特朗普的双重施压
特朗普的施压从不简单直接,而是巧妙地使用经济和军事两手同时施压。这次,他将2025年7月达成的贸易协议当作了向韩国索钱的筹码。
原本,协议里约定3500亿美元的投资主要通过贷款和担保进行。然而,特朗普突然变卦,要求韩国全额支付现金。而且,协议中还隐藏了额外苛刻的条款:韩国要支付1000亿美元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策略红,还需全面开放市场,允许美国的汽车和农产品自由进入,而美国产品则享受零关税待遇。
在军事领域,特朗普则反复提到“翻旧账”,强调美军为韩国重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他曾在第一任期内要求韩国支付的军费是当时的5倍,而这次他还抱怨拜登政府取消了之前承诺的数十亿美元。
这种经济和军事的双重压迫方式引起了美国国内的不满,《外交政策》杂志直接批评这是一种“榨取盟国财富”的做法。
韩国的回应:生死存亡的底线
面对特朗普的双重压力,韩国做出了坚决回应,尤其是在经济和军事问题上各自采取了不同的防御策略。
在经济问题上,李在明明确表示韩国的外汇储备仅为4163亿美元,如果按美国要求支付3500亿美元现金,剩余资金不到600亿美元,几乎不够支撑国家的经济需求。与瑞士等发达国家相比,韩国的外汇储备远远不足。
更让李在明忧心的是,1997年的金融危机记忆依然鲜明。那时,韩国的30大财阀中有16家倒闭,130万人失业,经济几乎崩溃。尽管民众捐出227吨黄金来抵御危机,但最终韩国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求援,交出了部分经济主权。
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策略红,韩国提出了“货币互换”作为应对方案。李在明解释,货币互换协议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帮助韩国以美元换回现金,维持外汇流动。但特朗普毫不妥协,坚持要现金支付。
韩国的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也在电视上急得表示:“这不是谈判策略,而是真正拿不出来的钱!”韩国甚至考虑过通过发行美元债券来弥补缺口,但全年的发行额度只有100亿美元,远不足以填补3500亿的缺口。若用韩元换汇,可能会引发汇率暴涨,进而吓跑外国投资者。
在军事问题上,韩国则更为坚定。外交部直接引用了与拜登政府签署的《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》,指出这一协议具有法律效力,已经生效。根据协议,到2026年,韩国将支付11亿美元的防卫费用,比2025年增加了8.3%。这已经是韩国的极大让步。对于特朗普的要求,韩国态度明确:“该付的不会少,但额外的要求绝不接受。”
博弈的核心:利益与规则的碰撞
这场博弈的核心问题,已经不仅仅是数字上的争论,而是利益与规则的深刻冲突。
特朗普的逻辑很简单:作为盟友,韩国必须为美国“输血”,不管自己是否承受得住。他一方面坚持要求韩国遵守贸易协议中的投资条款,另一方面却无视已经生效的防卫费协定。美国国内也有人开始批评特朗普这一双重标准的做法,认为这是在“压榨盟友”。
此外,特朗普还给日本开出了5500亿美元的要求,仿佛他认为所有盟友都是待宰的羔羊。
而韩国的强硬态度,是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作出的选择。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,外汇储备对韩国而言是“经济安全垫”。一旦失去这一储备,韩国就难以购买石油、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,工厂将停产,物价飞涨,经济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。韩国人对1997年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仍心有余悸,无法再忍受类似的局面。
更何况,防卫费协议已经是签字生效的白纸黑字,一旦被推翻,韩国在未来国际谈判中的信誉将遭受重创。
未来的不可预见性与全球影响
目前,这场博弈的僵局没有任何突破的迹象。李在明在九月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时,特意避开了与特朗普的会面,贸易谈判甚至没有被提上议程。大家将希望寄托在10月由韩国主办的APEC峰会,但特朗普是否出席仍未确定,即便他出席,他目前的强硬态度也让人难以期待有所突破。
韩国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少:如果答应美国的要求,经济可能陷入危机;如果不答应,就可能面临关税加重的威胁。几乎没有什么选择是容易的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若美国继续以这种压榨式的方式对待韩国,韩国或许将不得不在“破产”与“反美”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,长期的盟友关系可能因此生变。而且,考虑到韩国在全球电子、汽车等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,如果其经济陷入危机,全球产业链必将受到影响,市场动荡不安。
美国的研究机构早就警告过,这种“榨取同盟”的做法,可能会引发反美情绪,甚至导致地区动荡。
结语:大国之间的互助与信任
从这场博弈中可以看到,真正的同盟关系应该是互相支持与帮助,而非利用对方的困境来谋取私利。1997年,韩国在国际社会的援助下挺过了经济危机,而如今,美国作为盟友,不该仅仅考虑如何从韩国“榨取”利益。相反,帮助韩国降低风险,减少其经济压力,才是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。
如果特朗普能够放下“唯利是图”的执念策略红,倾听韩国的难处,双方坐下来商讨出共赢的解决方案,这场僵局本是可以避免的。毕竟,靠施压得来的“收益”,迟早会被信任的崩塌抵消,而这一点,恐怕特朗普还没意识到。
发布于:天津市赢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